当年,阿联酋获得定制版勒克莱尔坦克时,俄国人有一点小小的躁动。其中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T-80U?当然配资平台下载,咱们会问,为什么会是T-80U?
1993年2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首都 阿布扎比举办了首届国际防务展—— IDEX-93。这是俄罗斯首次全面展示其陆军各类武器系统,当然也包括装甲坦克装备。在 AL MAQATRA试验场上,观众为俄制 T-80U主战坦克报以热烈掌声:它不仅在测试跑道上表现出色,还成功发射了包括制导导弹在内的各种弹药。
然而,展会的主办国(阿联酋),以及该地区的其他一些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 却更倾向于采购外国生产的坦克。至于阿联酋,他们最终与 法国GIAT工业公司(后更名为 NEXTER,现为 KNDS FRANCE)签订合同,采购 390辆AMX-56“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采用**“热带型”(TROPICALISÉ) 配置(也称为 LECLERC EAU),以及46辆勒克莱尔DNG装甲抢修车(BRÉM)。
展开剩余96%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介绍这款坦克的结构,特别是因为它与法国陆军现役的基础型号存在显著区别——而且这些变化大多是 改进。主要变化与该地区的气候特性有关,也反映了客户(即阿联酋)在 提升作战与技术性能方面的具体要求。
该坦克采用 传统布置方案,乘员为 3人,动力传动系统(MTO)布置在车体后部。其主要结构特点是: 自动装弹机被安装在炮塔尾部的 炮塔舱室中。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 左前侧(控制舱内)。炮塔内,火炮右侧为 炮手-操作员的位置,左侧则为 车长的位置。
该坦克的 战斗全重达57吨,整体 防护装甲空间达到17.5立方米。
坦克的 主要武器为一门 120毫米GIAT CN-120-26滑膛炮,采用 垂直楔形闭锁机构,炮管长为 52倍口径。炮管配有 隔热护套, 不设排烟器(抽气装置),炮管内部的清洁通过安装在战斗舱内的 专用压缩空气系统进行通风清洗。
弹药基于北约标准,配备 40发整体式弹药,包括 带稳定尾翼的穿甲弹(APFSDS-T)和多用途高爆反坦克弹(HEAT-MP)。此外,还研发了 具备可编程引信的破片高爆弹,可在飞行轨迹上实现定点空爆。发射药装在 部分可燃的药筒内,药筒底部带有 金属底火。
OFL 120F1型穿甲弹(BOПС)是基于德国DM43弹药开发的,具备 27:1 长径比的钨合金弹芯,采用 铝合金制造的卷筒形导引装置。该弹的飞行质量为 4千克, 初速达1790米/秒,在射程2000米、60度命中角下,对 中等硬度轧制均质钢装甲的穿透能力超过 300毫米。
自动装弹机位于炮塔尾部的尾舱中,采用 机械化弹药输送装置,可容纳 22发炮弹。该装填系统为 闭合式输送装置,炮弹横向水平布置在专用弹仓中。装弹循环过程为:弹仓将所选类型的炮弹送至装弹线,随后通过 专用送弹窗口将炮弹推入炮膛,装弹角由链条式送弹机构锁定完成。
官方宣称,使用自动装弹系统时的 最大射速为每分钟12发(在1998年希腊竞标中实测射速为 每分钟9发)。补充弹药可通过炮塔尾部右侧的 补弹舱口进行装填。其余未装入自动装弹机的弹药则存放于车体前部右侧的 滚筒式弹药储存装置中。
120毫米火炮使用的弹药(从左至右):包括多用途的 OECC 120F1弹、实训用的多用途弹,以及穿甲尾翼稳定脱壳弹 OFL 120F1。
坦克前方展示了一枚配备可编程引信的120毫米高爆破片弹。
作为 辅助武器,坦克配备了一挺与主炮同轴的 12.7×99毫米 M2HB QBC 重机枪,弹药携带量为 800发。炮塔顶部安装有一座 远程遥控武器站(ATO),配备 7.62×51毫米 F1通用机枪,该系统与车长的全景观瞄具联动,机枪弹药基数为 2000发。
远程遥控武器站 ATO 安装示意图
远程遥控武器站 ATO 安装示意图
在法国陆军的基础型号上,机枪是 直接裸露地安装在炮手舱盖前的支架上的。
在主炮炮盾(炮管右侧)上,可以看到同轴12.7毫米机枪的防护罩。
坦克配备了一套 高效的自动化火控系统(СУО),在其问世之时被认为是 全球最先进的系统之一。该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多通道的 炮手主瞄准具 SAGEM HL-60; 带有信息输入传感器的 弹道计算机; 数字化自动目标跟踪系统; 高精度武器稳定器; 枪管热弯修正的光电监测系统; 车长用的 全景瞄准具 SAGEM HL-80; 车长目标指示系统。炮手的主瞄具具备 双向独立稳定功能,拥有一个日间光学通道,可在 3.3倍和14倍之间变焦(法国陆军版最大放大倍率为10倍)。 夜视通道则基于第二代 ATHOS II 热像仪。瞄具中还集成了一部 激光测距仪,测量范围为 350~8000米,精度为 ±10米。
数字弹道计算机能自动计算瞄准角与侧向提前量,并根据环境与射击条件变化进行修正。 数字自动目标跟踪系统与车长和炮手瞄准具联动,可大幅提升对运动目标的命中概率,即便己方坦克也在移动中。
在指挥官位置安装有 6个潜望观察镜,炮手位置则配有 3个。通过目标指示系统, 当某一观察设备发现高优先级目标时,炮塔可自动转向目标方向。
炮管热弯监测系统的发射器固定于炮管上方, 反射器则位于炮口附近。该信息用于火控修正。
火控系统采用 电动双向稳定器,可确保 高精度动态射击。炮管最大转动速度超过 每秒40度, 俯仰角范围为-8°至+17°。
综上所述,截至 1993年,“勒克莱尔”坦克已配备了一套完整的火控系统,其性能在俄罗斯方面, 直到2011年才展现出同等水平。而且, LECLERC的部分系统组件至今仍未出现在部分北约现役主战坦克上,例如: 炮管热弯修正系统; 自动目标跟踪系统。
诸如 M1A2 SEP(V2)、 LEOPARD 2A6等坦克都尚未配备这些功能。
因此, 先进的火控系统无疑是促使阿联酋最终选择勒克莱尔的重要因素之一。
炮手主瞄准具的入光窗口位于炮塔前部,可见于炮口一侧。 在炮管上方,安装有 火炮热弯监测系统的发射器。
反射器则安装在 炮口附近,用于接收并反馈热弯信号。
车长全景瞄准具的前端部分同样清晰可见,其 入光窗口有装甲护帘进行防护。
在炮塔尾部, 天线接口右侧可以看到 火控系统(СУО)的气象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条件,对弹道计算提供修正数据。
火控系统(СУО)配合120毫米穿甲弹(BOПС),使坦克具备如下射击能力:
在行进中射击的有效射程可达3000米; 静止射击时可达3400~3500米。勒克莱尔能够在 一分钟内打击6~12个标准目标(不同数据来源略有差异),射程范围在 1500至3000米之间。
坦克的火控系统及其他关键系统(包括 惯性导航系统与通信系统)通过 数字数据总线集成进了 坦克分队战斗管理信息系统(BMS LBME)。
LECLERC因此成为 首款标准配备此系统的外国主战坦克,其作战能力在传统的“火力、防护力、机动性”之外,新增了第四项—— “指挥可控性”(commandability)。
起初,该型坦克配备的是 PR4TG多通道数字电台,而根据 XLR升级计划,现代化改进型LECLERC坦克换装了全新的战术信息管理系统(BMS ELTS)和 L3 HARRIS通信电台。
该坦克的 车体和炮塔均为焊接式结构,由 轧制装甲钢板制造而成。 车体正面装甲采用 模块化结构的多层复合装甲屏障,以增强防护力。
车体两侧安装有 附加防护装甲裙板,由 分层布置的钢制装甲板构成,每侧由 8个装甲模块组成,完全覆盖了乘员舱所在区域( 不同于法国陆军版,后者只覆盖驾驶舱区域)。这种布置大大提升了对**破甲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能力。
炮塔周围安装有工具箱(ЗИП)和乘员物资篮,除了收纳作用,这些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 吸收或干扰破甲弹射流,从而间接提高防御力。
此外, 炮塔顶部装甲同样采用了多层复合结构。根据法国方面的数据,其抗破甲弹能力可达到**相当于500~600毫米的轧制均质钢装甲(RHA)**的水平。
关于 正面防护力的评估,公开数据差异较大。研制单位宣称:
对**动能穿甲弹(BOПС)**的正面防护力达 620~700毫米RHA 等效; 对**破甲弹(HEAT)**的防护力为 1100~1200毫米RHA 等效。不过,这一数据 可能仅适用于炮塔正面,而 车体首上部分的装甲相对较弱,有数据显示其抵御BOПС的能力为 450~500毫米RHA,对破甲弹的抗性为 850~900毫米RHA。
另一方面,官方也曾表示该坦克 在试验中能够承受自身发射的 OFL 120F1 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的命中,但未公布具体命中部位,因此真实性仍存争议。
为了增强城市作战能力,还研发了装备 AZUR城市战斗加装包的改型。该套件包括:
安装在原有侧裙板上的 NERA复合附加装甲模块; 防破甲格栅装甲,用于防御空心装药弹药,布置在: 动力舱区域两侧; 车体尾部和炮塔尾部。此外, 德国DND公司为LECLERC XLR现代化型号开发了 CLARA外挂式爆炸反应装甲(ERA)系统,其模块被安装在:
车体两侧; 炮塔周边。该套件大幅提升了坦克在近距离交战和复杂地形下的生存能力。
车体前部结构。阿联酋版 LECLERC 坦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车体前部固定有两段备用履带板。
作为对比,图中还展示了法国陆军版 LECLERC 的车体前部结构。
侧裙装甲牢固地覆盖了车体乘员舱区域,为成员提供了可靠防护。
在阿联酋陆军的装甲部队中,勒克莱尔坦克曾与俄制 BMP-3 步兵战车协同作战。
图为 2021 年 IDEX 展会上的勒克莱尔坦克。在侧裙装甲上可见用于安装 AZUR 或 CLARA 附加防护模块的固定挂点。
配备 AZUR 套件的坦克。
AZUR 附加装甲模块安装在原有的车体侧裙装甲之上,大大提高了坦克对聚能破甲弹(HEAT)类武器的防护能力。
DND 公司生产的 CLARA 反应装甲(ERA)模块则作为动态防护系统。
该坦克配备有反应迅速的自动灭火系统(ППО)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防护系统。为释放烟幕,坦克装备了热烟幕发射装置和 18 个 GALIX 系统的 80毫米烟幕弹发射器。这些发射器还可用于发射反步兵破片手雷,或能干扰敌方热成像瞄准具和激光测距/指示器的干扰弹。
考虑到坦克在沙漠气候下的服役需求,还配备了加强型车组乘员舱空调系统,以提升舒适性和生存能力。
GALIX 系统的烟雾弹发射器安装在炮塔两侧。
在出口型 LECLERC 坦克中,动力系统采用德国制造的 EUROPOWERPACK 动力包。该动力系统包括一台 MTU MT883Ka500 型 12 缸、四冲程、多燃料、带液冷涡轮增压的柴油发动机,功率为 1500 马力/每分钟 2000 转。
配套的传动系统是 RENK HSWL-295 型可逆式全自动液力机械变速器,提供五个前进挡和五个倒挡。阿联酋之所以选择德国动力包,是因为其对 MTU 公司柴油机已有使用经验;此外,这种动力系统在沙漠条件下比法国原装的 V8X1500 柴油机更可靠。采用 EUROPOWERPACK 也使得发动机舱(МТО)结构需做相应修改。
在法国基本型中,辅助动力装置(APU)为主发动机的增压系统(HYPERBAR TURBOMECA TM307B),而阿联酋版本在车体后部右侧安装了独立的柴油发电辅助动力单元(APU GAP)。该动力系统还配备集成的数字诊断与控制系统,并与车载信息与管理系统(ТИУС)连接。动力系统具有高效冷却与空气净化系统。
燃油系统方面,1300 升的主油箱分布在乘员舱两侧的隔离舱内;此外,车体后部还安装了两个容量各 200 升的附加油桶,可与主燃油系统相连使用。
底盘系统每侧配有 6 个橡胶包覆的双轮铝合金负重轮、全金属导向轮、带可拆卸齿圈的主动轮,配装带有橡胶跑带和可更换橡胶公路履块的平行式金属履带。悬挂系统采用不可调节的液气悬挂装置,确保了极高的行驶平顺性。
即使安装附加防护组件,该坦克的单位功率依然超过 25 马力/吨,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车辆从静止加速至 32 公里/小时用时仅为 6~7 秒;越野速度约为 50 公里/小时,公路速度可达 70 公里/小时以上。最大行驶距离为 550 公里,若使用附加油桶则可扩展至 700~750 公里。
辅助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在车体后部。
那么,俄罗斯的 T-80U 呢?尽管该型坦克在 IDEX 展会上表现出色,但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却极为有限——只向塞浦路斯出口了几十辆,另有一个营的装备被送往韩国(后者是用以偿还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国家债务)。
首先,据阿联酋方面的看法,T-80U 获得出口许可的时间过晚;其次,尽管该型坦克有不少优势(包括乘员上手快、结构相对简单、即使配备燃气轮机也成本较低),但它也存在不少严重缺陷,在关键战术技术指标(КВТУ)方面明显不如 LECLERC。其主要劣势包括:
缺乏热成像瞄准具(要知道那已经是1993年了!),因此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目标探测和识别的距离大大缩短,同时也容易受到自然光和人工光干扰的影响; 车长没有配备全景瞄准镜,指挥员视野有限,观察能力不足; 通信系统落后,不符合现代要求,缺乏专业的导航系统,更别说战术信息管理系统(ТИУС)了; 战场生存能力低,因为弹药和燃料都敞开存放在乘员舱内,缺乏有效防护。这些缺点在 1998 年希腊主战坦克国际招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说到底,当时俄罗斯的军贸体系在“如何推销产品”这方面,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T-80U在阿布扎比的演示展示中亮相。
T-80U在阿布扎比的演示展示中亮相。
但我们还是回到勒克莱尔坦克。毫无疑问,这款坦克的设计需要一定时间来完善,包括在部队实际操作中逐步摸索与调整。鉴于其设计的新颖程度,在最初阶段出现技术可靠性不足或乘员操作困难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该坦克价格昂贵、技术复杂,这也可能是其未能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希腊的主战坦克招标中,勒克莱尔综合作战和技术性能不及M1A2“艾布拉姆斯”和“豹2”型坦克,未能中标。
尽管如此,阿联酋所接收的全部勒克莱尔坦克仍在继续服役,并且正在进行相关升级工作。2020年,阿联酋将80辆勒克莱尔转交给约旦,这些坦克用于装备两支装甲旅。在约旦,这些坦克被命名为“ZAYED”。
阿联酋的勒克莱尔坦克曾在2015年参与也门的实战。在战斗中,有数辆坦克因地雷爆炸或遭到RPG和反坦克导弹攻击而受损,但所有车辆都保持了战斗力,并在随后得到了修复。
自那以后,勒克莱尔坦克未再获得任何国外订单。
图:交付约旦的勒克莱尔坦克。
发布于:黑龙江省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